第1341章 警方追查-《谍海孤雁》
第(1/3)页
“林队,经过一番交涉,其他国家的外交人员,已经得以介入并监督调查…”
林默点头,海关那份报告,就是为了让国府,借人员未正常报关之由,质疑失踪人员是否来华。
哪怕拿出证据,依旧可以继续证据真实性,毕竟所拿证据,肯定是与其关联紧密的,怀疑质疑合理范围内。
然后便是互相叨叨,公说公有理、婆说婆有理的嘴炮,完了再提出让他国人员参与监督调查,对方便没了拒绝理由,合理且正当。
听到这个情况,林默也松下了一口气,一番谋划,终于算是走上了正轨,余下的,便看后续发展。
在过去这段时间,北边也并不平静,四队这边接连出手,拿下了两队运输银元的队伍。
一个是马驼队,由勾建日本人的汉奸及其主子共同运作,队伍中有不少浪人、武士,这些人多数受过军事训练,战力不弱,虽添了点麻烦,但依旧顺利拿下。
另一个是车队,参与走私的日本大商社所有,半数是退役或受过预备役训练的人员,所武装起来的准军事武装负责押送。
另一半,则是协助,并干脏活累活的汉奸打手,后者没多少的战斗力,但前者不太一般,导致四队数人受伤,还有重伤的。
好在两次动手,都选在了平津一带野外,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收拾残局并转移,最终并未出现其他状况。
而伴随武器流入市场,且因河流封冻,银元运输多转为陆运,且支岔道路被冰雪堵塞,不仅城内,城外也是枪声频频,且得手的人还不少。
像赵迎安这边,又带人半路劫了一笔,还留下名号与挑衅言论,不仅把调查人员气够呛,声名也愈发响亮。
马帮那边也一样,没再踌躇犹豫,干了笔大的,也不知抢了谁,日本人那边是鸡飞狗跳,在暗地里动了不少干戈。
而伴随这些刺激而来的,是不知有多少人,生了搏一把的心思,眼下除了某些实力强劲的走私商,多数参与的中小势力,都有点偃旗息鼓的势头。
日本人自然不甘心,不仅投入更多人手用于追捕这些,手段这些也开始升级,从之前的单纯追查,升级为诱捕等手段,已有人入套。
而且,也再次尝试通过控制武器交易,进而控制劫掠行为,不过这次,却起到了反效果。
动心的人太多,日本人这么一堵,堵是堵住了一些人,但却导致军火价格猛涨,平衡已随孙家军火被劫遭破坏,丰厚回报下,连抢劫都敢干,更别说卖军火了。
这么一搞,确实增加了弄到武器的难度,但相应的,能搞到武器的人,多是执行力超强,或是长期混迹于黑灰地带的人。
这反而是进行了一轮筛选,将某些头脑一热,没什么执行力等能耐的人排除在外,导致抢劫行为的成功率颇高,继而勾引起更多人的贪念。
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,但负面效用同样很大,至少很多人,那心底的火,是越烧越旺了,一点浇灭的迹象都没有。
目前,日本人不知是在掩耳盗铃,不愿将大量走私白银摆到明面上,还是担心国府以此为由,借机将手更多伸入华北,亦或有其他阴谋算计,暂时并未发现拿这些事做文章的迹象。
对此,情报处这边盯得也一点不松懈,眼下分析的结论,是种种因素考量及利益纠葛下,所巧妙维持的一种平衡。
这种平衡,说牢也牢,但说脆也脆,不论国府解决银价危机,还是其走私利益受到严重破坏,亦或本次国民失踪案吃瘪,都大概率会让这个平衡破裂。
所以在此事上,林默等人也要早做一些打算,因为那个时候,不论对方能否拿到他们掺合其中的证据,矛头都大概率一样会捅向情报处。
当然,不是说此事办错了,不论阻止白银外流,还是让国府借此做出插手华北姿态,都让日本忌惮而暂未在华北做文章。
这是林默向徐顾煜汇报所言,又详加解释道:“我们眼下已接到日本将我们视做敌人的情报,那他们选择哪里下手牵制搅扰国府,其实才是我们更应留心的地方。
第(1/3)页